欧盟与美国的“去风险”战略: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图片源于: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the-eu-has-a-playbook-to-de-risk-from-china-is-it-working/

欧盟(EU)决定提高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引发了人们对于欧盟和美国是否能够共同“去风险”中国的猜测。

与美国类似,欧盟已制定了一套“去风险”策略,目标有三个:保护其经济免受外部侵扰,促进自身的竞争力和韧性,以及与其他国家合作,增强其经济的优势并减轻其脆弱性。

实际上,“去风险”一词是由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首创,后来被拜登政府和所有七国集团(G7)领导人所接受。

布鲁塞尔不采用华盛顿的“保护、促进与合作”的说法,但其本质上是在进行同样的事情——尽管有其欧洲特色。

尽管欧盟和美国的议程存在相当大的重叠,但欧盟从一个不同的战略立场出发,应对中国的方式、工具和紧迫感都与美国有所不同。

欧盟的保护、促进和合作议程

保护

欧盟国家在如何应对中国的问题上并不总是一致。然而,总的来看,他们在对付北京试图分化个别欧盟成员国的行为上变得越来越强硬。

他们对中国对莫斯科战争经济的支持感到愤怒,对中国的人权侵害以及对台湾、其他亚洲国家和诸如航行自由与信息自由等基本原则的挑战感到担忧。

担忧情绪日益增长,许多人认为,北京可能会通过利用各国对关键材料的依赖,实施对欧洲的勒索。

欧洲官员担心,中国的产业过剩可能会导致一波来自国家补贴的低价进口,威胁欧盟的国内制造商。

冯·德莱恩已经威胁,如果北京不停止此类出口,将“充分使用我们的贸易防御工具”。

欧盟委员会现在已经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实施了临时关税,预计如果北京不能解决欧盟的关切,这些关税将很快转为永久性。

然而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已开始对欧盟的干邑、乳制品和猪肉出口进行调查,欧盟首席外交官乔塞普·博雷尔表示,贸易战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欧盟的“保护”议程进一步复杂化,因为许多敏感行业是由成员国而不是欧盟委员会(欧盟的执行机构)管理的。

尽管如此,在冯·德莱恩的第一任五年任期内,欧盟成员国已将新工具加入到他们的“保护”工具箱中。

欧盟委员会利用新制定的外部补贴规定调查多家中国公司。

欧盟国际采购工具赋予委员会阻止由非欧盟政府资助的企业投资和排除那些其本国市场对欧盟投标者关闭的市场的权力。

反胁迫工具允许委员会对使用胁迫战术的企业或国家实施贸易限制、关税和其他制裁。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要求公司确保其供应链中的人权和环境最佳实践。

根据欧盟关键原材料法,各成员国已同意限制对非欧盟国家在关键材料上的依赖。

欧盟加强了抵制外国在创新和研究方面干预的能力。

该组织正在制定全欧盟范围的出口管制系统,并扩大了对支持俄罗斯战争经济的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制裁范围。

几乎所有成员国现在都已建立入境投资审查程序。

促进

面对三次外部冲击,欧盟在促进其竞争力和韧性方面已在追赶中。

新冠疫情迫使欧盟领导人借款1万亿美元来帮助其社会复苏。

随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在一年内花费超过6000亿美元,以应对随之而来的能源冲击,并加快能源转型。

此后,美国通过《通货膨胀减少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通过,使欧洲意识到,如果不推出自己的支持计划,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对清洁技术制造和半导体供应链的巨大补贴将会导致进一步对欧洲的依赖。

欧盟对此做出了回应,出台了《零排放产业法》、《欧洲芯片法》和《关键原材料法》,以加快许可程序,便利对内生清洁技术创新、半导体制造以及采矿和精炼项目的融资获取。

欧盟积极推动所谓的“布鲁塞尔效应”——即成员国通过为其庞大的单一市场建立共同规则来塑造全球标准的信念。

近期的例子包括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和人工智能法。

合作

欧盟也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新伙伴关系,作为其“去风险”议程的一部分。

它加大了与G7伙伴的协调,并用与印度类似的机制补充了与美国的贸易与技术委员会。

欧盟与日本在先进材料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这是一个共同的竞争优势领域。

欧盟承诺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基础设施项目动员超过3000亿美元。

此外,欧盟已经签署了十多个新的原材料交易。

欧盟还与美国及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推进与南非、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公正能源过渡伙伴关系。

一项与南美的南方共同市场贸易集团的高度雄心勃勃的贸易协议预计将在年底前达成,尽管仍面临障碍。

这个策略是否有效?

欧盟的工业在机械工程和先进制造领域仍保持全球领先,其后美国和中国的水平相对较低。

在生命科学、农业和食品生产、汽车、纳米技术、能源及信息与通信领域表现强劲。

欧盟在减排、限制收入不平等和扩大社会流动方面是全球的领跑者。

尽管如此,欧洲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资本投资、研发和生产力增长在过去十多年中滞后。

能源价格仍高企。

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仅为0.3%,德国经济甚至停滞不前。

中国在电解槽制造领域正逐步走向主导地位,就如其在太阳能和电池技术的表现一样。

欧盟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创新集群,但在将最前沿的研究和创新转化为快速成长的企业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

去年,对人工智能的私人投资在欧盟仅为美国的十一分之一(约60亿美元对672亿美元),而中国为78亿美元。

至今,投资于人工智能的风险投资中,超过60%流向美国初创企业,17%流向中国,仅有6%投入欧盟(包括欧盟和英国)。

欧盟许多公共部门的倡议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战略部署。

例如,《关键原材料法》没有预算,这与美国为关键原材料项目分配的85亿美元相去甚远。

外部补贴规定的运用针对的是特定公司,而非战略性行业。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将这一规定比作“打地鼠”。

此外,欧盟在出口和进口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超过美国,而这些进口的构成已显著变得“战略性”,从纺织品、鞋类、玩具和家具逐步转向电子产品、药品原料、化学品、稀土及其他关键原材料。

最近的分析显示,中国是大约三分之一的敏感工业生态系统中200多种产品的来源,而欧盟对第三国的依赖。

对某些药品、化学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在90%或更高。此外,欧盟对中国的多种战略性依赖,包括镁、永久磁铁、光伏组件以及某些抗生素和激素,都没有替代品。

前意大利总理和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正在领导一项关于欧盟竞争力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欧盟的“组织、决策和融资是为‘昨日的世界’而设计的——即疫情前、乌克兰战争前、中东大火前、以及大国竞争回归前”。

他认为,若欧盟想要“保持步伐”,公共和私人投资需至少增加5420亿美元以推进数字和绿色转型。

“去风险”2.0

在冯·德莱恩的第一任期内,欧盟在“保护”和“合作”两个方面稳步推进了其去风险议程,但其在促进欧洲竞争力方面的努力因外部冲击和内部争斗受挫。

冯·德莱恩的第二任期是一个新的开始。“去风险”2.0需要优先努力提升欧洲的竞争优势,即使在欧盟保护自己免受中国侵扰的同时。

如果成功,欧盟和美国将更有可能充分利用8.7万亿美元的跨大西洋经济体。

然而,美欧关系受到竞争性冲动和相互怀疑的困扰,双方以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紧迫感应对中国的挑战。

美国人认为,欧洲人是在用棍子与其决斗;而欧洲人则认为,美国人是用枪与其进行拳击。

这些差异将可能因唐纳德·特朗普在2024年11月的当选而加剧。

如果卡马拉·哈里斯获胜,双方将有充分的理由共同强化他们强大的跨大西洋市场,吸引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不是在此过程中相互绊倒。

Chen Jie

Chen Jie is known for her articulate and engaging journalism. She has a knack for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sparate events and trends, providing her audience with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Chen's in-depth features and thoughtful interviews have made her a prominent voice in journalism.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