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503/1330486.shtml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四回应加拿大对中国因毒品相关指控而执行加拿大公民的谴责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论国籍。
毛宁补充道,中国的司法机关严格依照法律公正处理这些案件。
中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合法的被告权利和加拿大方面的领事权利在法律规定下得到了充分保障。
毛宁表示,加拿大应尊重法治精神,停止干涉中国的司法主权。
加拿大在周三表示,中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因毒品走私罪执行了四名加拿大公民,并对此表示“强烈谴责”。
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外长梅拉妮·朱莉向记者表示,这四人均为双重国籍,渥太华将寻求对其他面临同样命运的加拿大公民的宽大处理。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任何被定罪为违法的人“必须负责”。
《卫报》周三的报道引述称,毒品相关犯罪被全球公认为对社会极为有害的严重犯罪,各国均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中国一贯对毒品相关犯罪施加严厉处罚,保持对毒品问题的“零容忍”态度,驻加大使馆在媒体报道中表示。
它补充说,在所有被执行死刑的案件中,中国有“坚实而充分”的证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吕祥对《环球时报》表示,加拿大应该充分理解中国的零容忍毒品政策及相关法律,这是任何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
吕认为,加拿大反对死刑的立场虽然可以理解,但利用该问题干预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决定是不可接受的。
在中国,毒品贩卖是一种重罪。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任何被判决销售或生产超过50克海洛因的人最大刑罚可为死刑。
这并不是第一次涉及加拿大人在中国的毒品案件。
2019年1月,加拿大人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因走私超过222公斤的甲基氟烷而被大连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根据公安部网站,今年早些时候,中方还对另一名加拿大发生毒品犯罪的个人作出了相关判决。
另外,还有报告指出,2019年,广东省江门中级人民法院因毒品罪判处一名加拿大人死刑。
像这名加拿大人,其他被告被认定在台山设立了毒品工厂,2012年7月至11月期间生产超过63公斤甲基氟烷和365.9克二甲基氟烷。
吕认为,最新事件可以视为两国之间的一次小争端,不应影响整体中加关系。
“我认为,加拿大政府应该专注于教育其公民,了解在中国参与毒品贩运的严重风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