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新进展及其影响

图片源于:https://www.eco-business.com/news/is-china-ready-for-biodiversity-cop16/

在几周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缔约方将齐聚哥伦比亚卡利,参加COP16生物多样性会议。

两年前,在COP15上,他们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旨在遏制和逆转全球生物多样性损失。这项被称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协议要求各国承诺到2030年保护全球30%的陆地、海洋、沿海地区和内陆水域,这一倡议被称为30×30。

COP16将重点关注资源动员和实施,以确保该框架不再是空口无凭。在会议开始之前,各国需要提交实施计划,即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BSAP)。

截至撰写本文时,仅有24个国家和欧盟提交了NBSAP,而缔约方总数为196个。

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中国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早在1月份就提交了其更新的NBSAP。该计划覆盖了保护、恢复、污染管理和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政策内容。

该文件的第一个版本是201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之前发布的。在全球未能在2020年截止日期之前实现《爱知目标》后,各国讨论更新目标,并制定了《昆明-蒙特利尔框架》。

中国的最新NBSAP更新了哪些内容?它的优缺点在哪里?它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的目标一致吗?我们向几位专家征求了意见。

海洋保护目标模糊

中国的新NBSAP与2010年版本的主要区别是纳入了30×30目标。这一计划使中国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保持一致。

根据官方政府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已建立271个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海洋保护区,保护面积约为124,000平方公里。新NBSAP指出,到2030年,海洋生态红线以下的保护面积将“不少于150,000平方公里”。

然而,中国现有的海洋保护区和即将设定的海洋生态红线目标都未能达到30×30的要求。

“未来,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希望更多国家能够加入昆明基金或其他中国主导的倡议,从而进一步展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来自全球环境研究所的项目经理彭奎表示。

各国如何为30×30做出贡献尚未决定。彭奎告诉《对话地球》,一旦所有的NBSAP都提交完毕,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与该倡议的目标兼容。这种分析预计将成为COP16的重点内容。

来自全球自然基金会北京办公室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毅莫表示,30×30提出时,没有规定每个国家必须保护的海洋面积比例。

此外,他指出,中国仍未将其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其他重要保护区域纳入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OECMs)。换句话说,那些长期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尚未被纳入中国的保护面积总数。

张毅莫表示,中国所有类型的海洋保护区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周边的经济和其他人类活动。设立这些区域往往难度较大,耗时且可能产生社会经济问题。他补充说,推动灵活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并将其作为OECM措施纳入,可能比设立新的海洋保护区更可行。然而,他指出生态红线政策的法律基础和相关规定仍需进一步澄清。中国也尚未明确OECM的标准。”这些都是在实施30×30目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点,”他说。

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的一致性

更新的NBSAP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超出了30×30目标的纳入。北京绿色创新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了三个亮点: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的结构一致性;为企业及市场参与者提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聚焦于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对话地球》采访的专家对此表示支持。彭奎认为,更新后的NBSAP高度一致,几乎完全符合《昆明-蒙特利尔框架》,尽管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例如,文件中使用“地方社区的参与”这一中国常用的表达,而非国际上更倾向于的“土著权利”一说。《昆明-蒙特利尔框架》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全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彭奎相信这一重要立场体现在新计划中,文件以“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为开头。

同时,他表示NBSAP首次提到通过OECM进行保护,以及包括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者的参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前中国项目主任杨方毅也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告诉《对话地球》,更新的NBSAP在绿色金融方面有显著改善,包括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在投资和融资决策时考虑生物多样性问题,促进与自然相关的企业披露。

资金挑战

尽管绿色金融在NBSAP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资金仍然是一个挑战。《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的早期草案曾呼吁在2030年前填补每年700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最终草案通过提及从各种来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动员2000亿美元,并“逐步淘汰”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的有害补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框架还呼吁到2025年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增加到每年至少200亿美元,到2030年达到每年至少300亿美元。

COP15还通过了一项决议,建立了一个在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GBF)。虽然中国的NBSAP并未设定明确的资金目标,但中国在2021年10月宣布将lead投资15亿元人民币(约合2.11亿美元),以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该基金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根据环境部自然与生态保护司司长张宇军的说法,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双边援助,将遵循多边主义和国际运作的基本原则”,并与GBF和其他融资方式一起提高效率。杨方毅指出,昆明基金已经发起项目征集,并有望在COP16之前公布首批具体项目的资助名单。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资金面临严重障碍。这部分是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评估机制尚未优化,而资助国可能对资金追踪及评估实际效果存在担忧,彭奎表示。评估机制将是COP16讨论的一个重点。

消除有害补贴

减少和改革对自然有害的补贴被视为至关重要。一些支持化石燃料、农业和渔业的补贴通过降低开发自然资源的成本,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剩和生态破坏等现象。根据2021年的一项研究,改革和重新定向这些补贴用于生态保护和管理,可以填补大约一半的资金缺口。

虽然中国的NBSAP并未直接采用“有害补贴”这一术语,但在“多样化融资机制”这一章节中提到需要“逐步改革和淘汰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政策措施”。彭奎表示,这显然隐含了有害补贴。

前国家海洋局官员朱正光指出,中国是最早接受WTO于2022年达成的终止有害渔业补贴协议的国家之一。在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第二轮谈判中,中国虽支持禁止造成过度捕捞的补贴,但最终未能通过。

朱正光补充道,在2021年推出的新渔业补贴政策下,补贴已转向支持渔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补贴将帮助沿海渔民“降低渔船数量,转向替代产业,并支持水产业的绿色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什么是有害补贴的讨论在中国尚未展开。

国际影响

杨方毅和彭奎都表示,中国将继续努力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保持国际潮流的先锋地位,继COP15在实现《昆明-蒙特利尔框架》方面展现出显著的领导力。昆明基金正在准备投资具体项目,并预计在COP16之前发布这些项目的名单。

中国的NBSAP更新和关键举措可以通过昆明基金与更多发展中国家共享,杨方毅表示。中国还采取了一些国际行动,例如在2023年5月习主席与马克龙的会晤中,双方讨论了生物多样性和海洋议题,并共同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合作的联合声明,呼吁更多国家尽快提交其NBSAP。

彭奎表示:“未来,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希望更多国家能够加入昆明基金或其他中国主导的倡议,从而进一步展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张毅莫希望,中国能以实施《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自中国主导通过《昆明-蒙特利尔框架》以来,我们[对中国能够在其中展示愿望和决心]充满信心。”

此文章最初由《对话地球》发布,采用创作共用许可证。

Liu Ming

Liu Ming's journalistic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eloquent writing and his keen eye for detail. He has reported from war zones, natural disaster sites, and political summits, always managing to find the human angle in every story. Liu's reports not only inform but also evoke the emotions of his reader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