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哥华到卡尔加里:一场关于生活的转变

图片源于:https://calgaryjournal.ca/2025/04/01/all-the-things-you-need-to-know-before-making-the-move-to-calgary-from-vancouver/

在经历了超过10小时的冬季驾驶,从温哥华到卡尔加里后,我走出门外,浑身笼罩在-30°C的寒冷中,泪水滑落脸颊。

我在心里问自己:我难道做了个可怕的决定?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如此刺骨的寒冷。

我于2021年1月从温哥华搬到卡尔加里,经过几年的时间,我终于意识到,这将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佳决定。

我刚高中毕业,那时完全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然而,金额因素

温哥华面临着飞涨的房价、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以及人满为患的街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卡尔加里,寻求一个崭新的开始。

对于那些感受到高租金和有限空间压力的温哥华居民来说,搬到卡尔加里或许就是您做出的最佳决定。让我们看看原因。

首先,我们来谈谈费用。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因其高昂的价格而臭名昭著。

独立住宅的价格通常在数百万,加上租金高企,许多温哥华居民面临艰难的选择:留下来挣扎,还是脱离现状、寻求更好的机会。

截至2025年,温哥华和卡尔加里的住房和租赁价格差异明显。

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在100万到150万加元之间,而卡尔加里的平均住宅价格为597,600加元,几乎只有温哥华价格的一半。

截至2024年,温哥华两居室目的性租赁公寓的平均月租金约为2,314加元。

然而,相比之下,卡尔加里两居室目的性租赁公寓的平均月租金约为1,882加元。

更多的空间,减少的压力

除了经济优势外,卡尔加里还提供温哥华多年缺乏的空间。

不仅仅是房子的面积,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卡尔加里提供更多空间——正如空间探索器所展示的。更少的人,更宽广的呼吸空间。

与此相比,温哥华的居民往往蜗居在小公寓中,彼此叠加,绿色空间匮乏,始终感觉拥挤。

而卡尔加里则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住所——它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仿佛没有被压迫的感觉。

想象一下,出行不再需要在交通上浪费一个半小时。

一般来说,最多半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

别忘了,阿尔伯塔省的低税率也是一大优势。

我并不是唯一认为这是个不错选择的人。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温哥华和卡尔加里之间的省际迁移非常显著。

在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期间,温哥华大都市区经历了4,795名居民因省际迁移而净减少,达到20年来的最高净减少。

而在同一时期,卡尔加里大都市区的省际迁移则净增了26,662名居民,创下自2001/2002财政年度以来的最高净增。

当然,我理解搬家并不简单。

对熟悉的环境带有一种安慰感,温哥华也有其不可否认的魅力——令人惊叹的海滨美景和温和的气候。

然而,这些好处往往以高昂的代价为代价,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可持续。

如果你梦想着拥有自己的家,或只是希望不再为财务未来而焦虑,卡尔加里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最大的调整

寒冷是我最大的困难。

感觉冬天似乎永无止境。

但我开始看到光明的一面。这里总是阳光明媚,拥有温哥华没有的美丽。

当然,温哥华有其海滩和葱郁的绿色空间,但卡尔加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人能够接近加拿大落基山脉。

班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离此仅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车程。

无论是冬天的滑雪还是夏天的徒步旅行,卡尔加里靠近大自然的便利为市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户外体验,只需短途驾车即可。

决定搬到卡尔加里并不是单纯地逃避温哥华的问题——而是选择一种符合长期目标的生活方式。

这是关于拥有经济自由以良好生活,拥有职业成长的机会,以及拥有享受生活的空间,而不必承受生活在加拿大最昂贵城市之一的持续压力。

卡尔加里是适合您搬迁的地方吗?

因此,如果您厌倦了争夺空间,因高租金感到疲惫,或者只是想要找到一个变化,卡尔加里或许正是您所寻找的。

这是一个重新定义蓬勃发展的城市——如果您准备好搬家,它可能就是您做出的最佳决定。

Wang Wei

Wang Wei's journalism career is marked by his versatility and depth of knowledge. Whether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r providing analysis on global economic trends, Wang's reporting is always informed, insightful, and thoroughly researched. His commitment to journalistic integrity has made him a respected figure in the media industry.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