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图片源于:https://newsroom.bmo.com/2010-10-14-Bank-of-Montreal-China-Co-Ltd-Opens-for-Business

北京,2010年10月14日 – 加拿大第一家银行——BMO金融集团,今天在北京BMO总部举行了蒙特利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BMO ChinaCo)的盛大开业剪彩仪式。

该仪式由加拿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社区部长查克·斯特拉尔(Chuck Strahl)见证。

斯特拉尔部长表示:“加拿大人意识到,中国经济的惊人增长为 goods 和 services 贸易增加了机会,从而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太平洋两岸的合作。” “……这也是我为能在今天见证这一重要里程碑感到自豪的原因。”

BMO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唐恩(Bill Downe)表示:“自1818年我们首次在支持与中国的贸易中进行外汇交易以来,我们在中国的存在和承诺是任何其他加拿大银行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在这里是因为这对我们的客户是相关的。”

“在北美以外,中国是BMO的关键增长市场,而BMO ChinaCo的开业使我们能够灵活地扩展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加拿大和中国客户的需求——包括在财富管理和零售银行领域的新举措的可能性。”

唐恩先生说:“国家待遇将确保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因为中国正在拥抱金融自由化和监管改革。”

“BMO ChinaCo体现了加中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我们两国之间共享着伟大的友谊,我们在庆祝建交40周年。”

新产品和服务可能包括(须经监管机构批准):

– 向中国公民提供人民币(RMB)零售业务

– 分销国内共同基金,包括来自满goal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

– 分销人民币信托财富管理产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承销

– 销售创新金融产品的许可

BMO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阿尔伯特·余(Albert Yu)表示:“新公司为我们现有业务和分支网络的增长提供了明确的优势,并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的巨大增长潜力。”

“通过在中国本地成立公司,BMO加入了一小部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外资银行。”

BMO已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的注册批准。BMO私人客户端集团总裁吉尔·乌尔特(Gilles Ouellette)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将主要接受CBRC、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监管。

BMO ChinaCo在北京、广州和上海设有分支机构。随着注册的推进,这些分支机构将通过BMO ChinaCo总部的授权自动获得人民币企业业务的经营许可证。

关于BMO在中国的历史,BMO与中国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818年——即其成立后的第二年,当时该银行进行了首次外汇交易,以支持与中国的贸易。

1961年,加拿大首次向中国销售小麦,使蒙特利尔银行成为首批与中国银行总部建立直接业务联系的西方银行之一。

1970年,加拿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蒙特利尔银行在北京与中国银行开设了一个人民币账户。

在财富管理方面,BMO拥有满goal基金管理公司28%的股权,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BMO的三个中国股东合作伙伴中的两个,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和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各持有28%的股份。第三家中国股东,山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持有剩余的16%。

投资银行方面,2006年,BMO成为首家在中国开设投资银行代表处的加拿大银行。通过北京办公室与其北美投资银行团队的协作,BMO为选择性的中国公司提供并购顾问服务、债务/股本发行/承销能力,以支持它们的海外投资活动。

BMO还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的IPO市场;它是唯一一家参与了所有五家中国银行IPO的加拿大银行,这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农业银行。

在私人银行业务中,BMO哈里斯私人银行为高净值个人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实现移民或投资于加拿大和美国的目标。BMO哈里斯私人银行拥有讲普通话的专业团队,提供以客户首选语言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他们与加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无缝交付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BMO为独立移民和希望移民或在加拿大学习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BMO在加拿大设有讲中文的分支,服务于华人社区,帮助新移民进行银行安排,包括银行账户、抵押贷款、投资和BMO万事达卡。在中国,BMO为个人客户提供有限的定期存款。

在外汇方面,2008年和2009年,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将BMO评为广州地区最佳外汇银行。这已经是BMO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七年。广州司法管辖区内有29家成员银行,BMO是唯一的市场制造商。

-30-

Chen Jie

Chen Jie is known for her articulate and engaging journalism. She has a knack for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sparate events and trends, providing her audience with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Chen's in-depth features and thoughtful interviews have made her a prominent voice in journalism.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