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性捐赠引发争议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world/article-chinese-donors-who-funded-trudeau-foundation-wanted-statue-of-mao-in/

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的一份新闻通讯提到了一项由中国捐赠者承诺的100万美元捐款,旨在为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基金会和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建立一座雕像。

然而,这些与政界关系密切的中国捐赠者不仅想要建立特鲁多的雕像,他们还希望在法学院里竖立一座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雕像。

据蒙特利尔大学的发言人吉娜维夫·奥梅拉确认,这一计划的构想是“他们建议把特鲁多和毛在一起的雕像。”

此次捐赠在《环球邮报》的报道后再次受到审视,该报道指出,这一捐赠的宣布是根据一位中国外交官的指示进行的,外交官曾告诉亿万富翁张斌向特鲁多基金会捐赠100万美元。

一位国家安全来源向《环球邮报》透露,张斌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全额报销承诺。

这段对话被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记录下来,该局已记录了中国试图影响加拿大学术界和政治过程的模式。

《环球邮报》尚未公开消息来源的身份,因其风险可能违反《信息安全法》。

在捐赠100万美元的同时,捐赠者的目标之一是为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安装一座特鲁多雕像,之前的新闻稿在学校的网站上已经无法找到。

这一新闻稿引述时任校长吉·布雷顿称赞特鲁多“在1970年向中国伸出大胆而勇敢的手”。

1970年,加拿大正式与北京恢复外交关系,此举导致台湾驻渥太华的大使馆关闭,但同时帮助中国的共产党领导层融入全球社会。

三年后,特鲁多在与毛泽东的会晤中,成为第一位正式访问共产党中国的加拿大总理,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握手,并讨论了加拿大的农业生产、北极以及“世界和平的问题”。

特鲁多在当时的CBC采访中回忆道:“他接待了我,并把我送到门口。他说,‘别忘了向你的妻子问好。’”

特鲁多的次子亚历山大在那一年出生。

42年后的今天,亚历山大在其担任特鲁多基金会主任期间,曾与布雷顿、张斌和另一位中国捐赠者牛根生一起合影,纪念这一100万美元的捐赠。

在他们身边,还有两位中国外交官:杨新宇和彭敬涛,后者是驻蒙特利尔总领事。

在法学院发布的通讯中,并未提及建立毛雕像的提议,而奥梅拉表示这一想法并未得到采纳。

她说:“显然,由于毛与大学没有任何关联,该建议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选项。”

同时,她提到,特鲁多的雕像对于法学院而言更为合理:“特鲁多曾在此校的法学院学习并随后授课。在他担任总理期间,他也表现出对中国的开放态度。”

周二,另一位大学发言人杰夫·海因里希表示,特鲁多的雕像实际上从未成立。

张斌在请求有关毛雕像建造信息的请求时并未回应。

在接受捐款时,大学将张斌称之为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的会长,称该协会“支持重大文化项目”。

然而,张斌同时也是中国政府的政治顾问,并成为了北京信任的国家推广者。

“加入毛这一角色希望达到双重目的,”加拿大前驻中国大使大卫·穆尔罗尼表示。

“为一位外国领导人的雕像捐款,可能使一位中国商人受到被指责不足够爱国的批评。”

他说:“加入毛的元素在政治上达到了平衡,并唤起了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与特鲁多的形象——他于1973年与毛的会晤。”

这笔100万美元的捐赠还旨在设立以这两位中国捐赠者——张斌和牛根生——的名字命名的奖学金,主要用于帮助魁北克学生前往中国学习。

特鲁多的发言人本周对《环球邮报》表示,特鲁多自进入联邦政治以来没有参与特鲁多基金会的事务。而穆尔罗尼表明,在蒙特利尔提议建立毛的雕像,突显了捐款人对加拿大的深刻理解。

他表示,类似的雕像“将会给加拿大人带来反感”。这一提议“反映出中国中心的思维以及即使是看似世故的中国富商们的关注”。

《环球邮报》报道,来自罗伯特·费夫和史蒂夫·蔡的报道。

Sun Bo

Sun Bo is a journalist who believes in the power of words to effect change. His editorials and opinion pieces are well-reasoned and influential, often leading to spirited discussions among his readers. Sun's ability to articulate complex ideas clearly makes him a respected commentator.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