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和欧洲面临经济安全危机:应对中国电动汽车垄断的紧迫性

图片源于:https://thehill.com/opinion/technology/4909419-china-ev-monopolies-europe-north-america/

北美和欧洲正面临着一场即将爆发的经济安全危机,因为中国正在加紧其新兴电动汽车(EV)垄断和产能向西方市场的渗透。

欧洲在面对中国电动汽车销售至欧盟时,已经损失了超过10,000个汽车工作岗位。美国也可能被迫面临类似的失业局面。

对于一个颠覆了一个占我们国家GDP的3%以及北美22%所有贸易的行业的关键新兴技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领导人根本不能允许这一点发生。

北美与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中国非市场化的策略通过打压电动汽车竞争和规避关税,限制了欧洲和北美电动汽车制造、供应链及市场营销产业的发展。

中国利用巨额补贴、采购合同和策略性法规,创造了在关键矿产加工、中游电池组件、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技术等领域的垄断,现今大举进入西方市场。

欧洲汽车企业正在承受来自中国竞争的挤压,像大众等标志性的德国品牌面临着销售下降和工厂关闭的双重压力。

中国生产了90%的电动汽车电池阴极活性材料以及97%的阳极活性材料。同时,中国还组装了全球66%的电动汽车电池单体。

这使中国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拥有无与伦比的杠杆作用,从而使其能够扰动价格,驱逐竞争对手,并设定影响全球汽车制造商商业运作的标准。

在欧洲,电动汽车的依赖性甚至更为严重。中国在欧盟东缘的电池和汽车工厂的重大投资,使中国获得了“欧洲制造”标签,避免了商品可能面临的进口障碍,例如旨在应对中国非市场行为的关税。

例如,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在匈牙利的德布雷岑进行了其最大的海外投资,金额约为97亿美元。与此同时,另一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EVE Energy)也在德布雷岑进行13.2亿美元的投资,生产大圆柱电池。

匈牙利现在几乎获得了中国在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半——超过了中国投资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

这样的投资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但也在整个自由贸易区内削弱了国内供应商的发展,造成了难以解除的依赖。

中国在欧洲其他地方的重大投资也在不断涌现,包括西班牙和土耳其。

目前,美国人购买的电动汽车数量少于欧洲人,而北美电动汽车供应链仍在发展之中。

但是,像欧盟模型一样,北美的汽车行业也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合作伙伴企业共同生产汽车。

美国汽车在北美边界平均跨越八次,沿途获取效率。

但北美自由贸易模型并不是没有脆弱性。与欧盟一样,某个北美国家被中国公司渗透,为其他国家的关税免税进口打开了大门。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公司在墨西哥电动车市场中推进。比亚迪目前正在与墨西哥进行最终谈判,建设其中一个最大的汽车工厂。中国奇瑞也在寻求在墨西哥设立工厂。

墨西哥政府正在与中国赣锋锂业谈判,以开发墨西哥未开发的锂矿,锂是电池生产的关键原材料。

目前,中国在墨西哥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但中国的廉价电动汽车正在以快速的速度抵达墨西哥港口。

目前,每五辆在墨西哥销售的新车中就有一辆是中国制造,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因为去年有七个新的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了墨西哥市场。

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必须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全面缓解中国非市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首先在《美墨加协议》下实施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则”,要求中国制造商依赖于北美来源的组件、材料和劳动力。

关税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不进一步针对中游供应链依赖,它们将单独显得不足。

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最近都宣布了关税,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涌入北美和欧洲市场。但这对解决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主导地位的更大问题几乎没有帮助。

针对关键电池输入的有针对性的关税——例如加工过的关键矿物,前驱体阴极活性材料和阴极活性材料——将进一步帮助西方公司与中国企业竞争。

墨西哥还应该通过实施拟议的外资投资审查机制来保护自己。外商直接投资不应削弱北美的经济和国家安全。

投资审查机制也将保护墨西哥的国内制造市场,防止中国的投资在未来几年内削弱墨西哥的电动车生产能力。

加拿大正在考虑阻止中国对新汽车行业工厂的投资,墨西哥也应考虑类似的措施。

北美领导人需要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以抵消中国的进攻。我们应该与全球民主盟友合作,开发一个有韧性的民主电动汽车供应链,反击中国从关键矿物到成品汽车的非市场垄断。如果我们现在不这样做,以后将会感到后悔。

Yang Lei

Yang Lei's career in journalism is a testament to her adaptability and curiosity. She has covered a wide array of topics, from local politics to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Yang's reporting is always fresh and informative, 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to her reader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