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在电动车进口政策上的犹豫不决

图片源于: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business/commentary/article-tariffs-on-chinese-evs-are-a-no-brainer-why-is-ottawa-dragging-its/

在中国深圳,比亚迪总部附近,电动出租车熙熙攘攘。随着中国在电池化学等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动车(EV)领域的领先地位愈发明显。

加拿大学者梅雷迪思·莉莉(Meredith Lilly)强调,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变化,加拿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六月份,加拿大副总理克里斯蒂亚·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在安大略省的一家汽车工厂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从中国进口电动车对加拿大的威胁。

她提到,中国正在采取“有意的、国家主导的过剩产能政策”,这削弱了加拿大电动车行业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她承诺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并提到《海关关税法》第53条的罕见使用,这赋予财政部长广泛的权力,可以对外国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加拿大利益。

在弗里兰发表该讲话时,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而欧洲则宣布计划对进口电动车征收高达38%的关税。

因此,当弗里兰启动为期30天的咨询期,以征求加拿大利益相关者对潜在措施的看法时,大家都预期加拿大在8月1日咨询期结束后会很快采取类似行动。

然而,至今她仍未宣布任何措施,原因尚不明了。

即使明天宣布行动,距离咨询结束已经过去两个多星期。而在这个问题的背景下,两周的时间显得异常漫长。

自从加拿大与美国联手推出电动车激励措施以匹配《通货膨胀削减法》后的政策趋势,已经基本成型。

加拿大启动了超过500亿加元的联邦和省级政府激励措施,以刺激国内电动车和电池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联邦政府将不得不在关税行动上与华盛顿保持一致。

正如美国已经决定的那样,如果加拿大政府认真对待其在电动车制造的投资,那么该行业在更加巩固之前,就必须得到保护。

加拿大的产品注定要与售价远低于它们的中国制造电动车竞争,显得极为不利。

而且,反驳这一观点的论点,即对便宜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会延迟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都将绿色转型作为在北美工业政策中投资的原因——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国内就业。

除了把加拿大产品排挤出市场,大规模进口中国电动车还会通过增加边境审查威胁到加拿大和美国的广泛贸易。

在美国关税实施后,出口到加拿大的中国制造车辆数量急剧增加。

如果加拿大没有采取措施遏制这种流入,那我们将被迫大幅提高监控和执法力度,以避免这些车辆通过加拿大进入美国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必须采取额外的强有力措施来阻止中国总部电动车制造厂在加拿大境内建立运营。

一旦在加拿大投入运营,这些中国制造商就能够根据《美墨加协议》无关税向美国出口车辆——至少在未来某个美国政府施加措施以前。

这也许是加拿大政府拖延的真正原因。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在本月底发布关于中国“联网汽车”的研究结果。

该研究旨在应对来自中国企业设计或制造的汽车软件系统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威胁。

如果美国决定禁止所有由中国企业或相关国家设计或制造的电动车,加拿大也必须采取相同措施。

因为一体化的北美汽车供应链和加美边境效率都岌岌可危。

但如果这真的是加拿大拖延的原因,则政府应该采取两阶段的措施。

弗里兰可以立即宣布对电动车征收关税,并在美国宣布后再跟进新的网络安全限制措施。

造成加拿大延迟的另一个可能来源是对中国的“冷脚”,比如对加拿大小麦和猪肉等不相关领域可能的报复。

这些担忧是合理的,渥太华也应做好准备应对这样的反响。

毫无疑问,贸易部长玛丽·吴(Mary Ng)在上个月访问北京时,听到了来自中国同行的强烈反响。

然而,我们必须对加拿大在这个复杂的全球竞争中的角色保持现实。

在中国自我保护和封闭市场时,必然会采取经济措施,加拿大不应因这样的担忧而退缩。

实际上,加拿大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

弗里兰在等待什么呢?

Yang Lei

Yang Lei's career in journalism is a testament to her adaptability and curiosity. She has covered a wide array of topics, from local politics to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Yang's reporting is always fresh and informative, 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to her readers.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