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或引发激烈报复

图片源于:https://ca.finance.yahoo.com/news/china-to-hit-back-hard-if-canada-slaps-tariffs-on-chinese-evs-experts-120849703.html

加拿大将在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方面采取措施,两位贸易专家预测,如果渥太华顺应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做法,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会强烈反击。

渥太华于7月2日开始了一项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期,针对财政部长克里斯蒂亚·弗里兰所称的“中国由国家主导的过剩产能政策”,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这一政策正在削弱加拿大电动车行业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周二,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了一份文件,概述了多个可以选择的措施,从关税附加税、EV购买激励改变到限制中国投资等。

这项措施紧随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打击之后。中国电动车进口到加拿大目前需缴纳6%的进口关税。美国上个月已对其征收100%的关税,而欧洲则自7月4日起对其征收高达38.1%的反补贴关税。

美国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兼职高级研究员瑞秋·齐姆巴表示,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在此次电动车问题之前就已经相当紧张。她指出,加拿大最近阻止向中国买家出售在加拿大开采的稀土金属,就展示了联邦政府越来越具战略性的一面。

“我预计他们会认为关税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否会被追溯适用,以及是否会扩展到原材料以及成品车辆,”齐姆巴在接受Yahoo Finance Canada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各方的政策都有升级的趋势。”

特鲁多总理的政府旨在从矿业到成品构建电动车供应链。尽管加拿大仅生产中国电池产量的一小部分,但在彭博新能源财经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排名中,加拿大的排名已超越中国。

齐姆巴表示:“中国并不希望让加拿大或美国轻松建立不涉及中国主要参与的供应链。像在美国一样,我认为中国电动车对加拿大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威胁。”

加拿大和美国的贸易与投资律师马克·华纳预计,政府将以一种法律首例的方式实施第53条关税。他表示,主要动机是为了在美国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中获得政治支持。

“我不记得克里斯蒂亚·弗里兰在担任贸易部长时对中国如此反感,”华纳在接受Yahoo Finance Canada采访时提到弗里兰2015年至2017年的角色。“我们从未像这样主动利用[第53条关税]来针对另一个国家,这样的提议有很多法律后果。”

这可能包括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挑战。

华纳指出,加拿大实际上是在追赶美国对中国日益收紧的观点。他指出,不久之前,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还欢呼中国对该国汽车行业的投资。

“这主要是为了确保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欧洲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美国报复的威胁,假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向加拿大全国或安大略省的某个地方提出‘我们想在马克汉姆建立一个设施’,那么我相信他们会受到欢迎。”

“很明显,这是会引发报复的,”华纳说。

华纳和齐姆巴表示,特斯拉(TSLA)在这一方程式中的命运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汽车占据了渥太华电动补贴购买激励计划的大部分索赔。根据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是中国第三大进口商品,价值26.4亿加元,同比增长326%。

“这种中国生产的乘用车的飞速增长,可能反映了在中国制造的西方品牌车型——例如特斯拉电动车——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加拿大市场上基本上不可用,”该大学政策研究分析师丹尼尔·林肯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这确实设置了一个棘手的局面,”华纳说。“我们将让埃隆·马斯克非常生气。我们将让中国非常生气。我们可能会让一些美国人高兴,但其他人会说,‘你为什么要攻击一家美国公司?’”

齐姆巴表示,来自中国政府的反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加拿大农业产品的进口将是一个容易的目标。根据阿尔伯塔大学的数据,加拿大去年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305亿美元,主要是油菜籽、煤和铁。

“另外,中国可能会限制加拿大或其盟友使用一些关键矿物质,如石墨以及其他电池零件,”齐姆巴说。

“这显然会引发报复,”华纳说。“中国已经展现出对较小的贸易依赖国家进行报复的意愿,并以此来为例。他们了解会有一些特定行业会受到伤害。”

杰夫·拉格奎斯特是Yahoo Finance Canada的高级记者。请在Twitter上关注他,用户名为@jefflagerquist。

下载Yahoo Finance应用程序,适用于苹果和安卓。

Chen Jie

Chen Jie is known for her articulate and engaging journalism. She has a knack for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sparate events and trends, providing her audience with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Chen's in-depth features and thoughtful interviews have made her a prominent voice in journalism.

You May Also Like